05月
28
2024
0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及主要服务模式?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及主要服务模式?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提供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模式。其主要体现为传统消费金融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业务流程、模式等方面的改进与创新。其模式有:

第一、分期消费金融模式:这类模式主要就是由分期平台满足消费需求,也就是说由理财平台进行打包,然后包装成具体的理财产品,然后仅供投资者进行投资。

第二、p2p平台消费金融模式:这种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主要就是p2p借款模式,简单理解就是消费基于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平台所发布的借款项目,再经过平台审核之后再上线该项目,再有出借人进行资金方面的出借,从而满足借款人的消费需求,并且再到期之后由消费者向出借人进行还本付息。

第三、电商平台消费金融模式: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主要适用于电商平台,比如京东商城的京东白条,阿里集团的花呗分期等等,其实这几个的运作方式都大同小异,就比如阿里集团的花呗来说,主要针对的是淘宝、天猫商城等这些开通分期服务的商家所上线的产品。

二、农产品消费决策要素?

核心提示:从以往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有诸多决定农产品(题材,主力,敢死队)价格的因素,成本、气候和货币三大要素往往是决定性的,分析这几大要素对判定农产品价格走势基本是关键性的。

  从以往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有诸多决定农产品价格的因素,成本、气候和货币三大要素往往是决定性的,分析这几大要素对判定农产品价格走势基本是关键性的。

  一、成本因素

  从成本上来看,农产品有土地、水资源、化肥以及各类其它生产成本。但这些因素从根源上几乎都和石油密切相关,比如化肥、农机使用和水利资源的调用等等,从根本上都和能源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除土地外,石油是农产品价格的最大决定因素。

  除对这一方面的考虑外,替代性因素也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由于棉花的替代品--涤沦丝价格和油价密切先关,因此油价对棉花这类农产品甚至有直接的引导作用。

  从成本因素上来看,土地和石油对农产品价格基本是决定性的。而由于土地成本相对稳定,油价的波动就至关重要了。根据油价和农产品价格的历史走势分析,我们发现两者之间在短期内的相关性不高,但中长期相关性则较为明显。

  二、自然因素

  从环境的角度考虑,适宜的气候环境或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的丰收和歉收影响,也是一大重要要素。一般情况下,不正常的气候环境往往会导致农产品的欠收,从而导致其价格大幅上涨,另外季节的自然更替也对其价格有次要影响。

  而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多发,今明两年的灾害性天气必然多发。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糖、大豆等农产品都出现结构性歉收,而一些传统的农业大国比如印度也出现了粮食紧张的情况。在可适宜种植土地有限的背景下,自然因素导致的农产品减产或丰收,无疑将决定性的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三、货币因素

  从以往的农产品和美元价格走势来看,其相关性显然不如金属那么紧密。但由于美国是全球农产品出口和生产大国,加之芝加哥交易所具备全球定价中心的功能,因此美元汇率走势对农产品的影响仍然是不可小视的。值得重视的是,站在出口大国的角度来看,利用汇率因素操纵农产品价格,不但可以获得相对有利的出口收入,同时也可以在相互博弈过程中把握更多的政治主动权。

  另外考虑到汇率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因此其实质上对农产品价格的中长期趋势仍然有较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较多且复杂,而对以上三大要素的判断分析,将是决定其价格走势的关键。

三、互联网+农产品特点?

1、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以计算机为中心,对于当前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将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抗能力,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

2、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种电子化交易活动,是以农业的生产为基础的。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等。它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点,构架类似B2B、B2C的综合平台支持,提供从网上交易、拍卖、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功能,主要从事与农产品产、供?销等环节相关的电子化商务服务,并将以充分消化利用。

3、互联网+农产品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将互联网+农产品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充分融合。用互联网技术去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产品品质,对产品营销进行了创新设计,将传统隔离的农业一、二、三产业环节打通,形成完美备的产业链。

四、互联网消费定义?

互联网消费服务业包含两部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

消费互联网:是指以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的互联网类型。具备媒体属性,由提供资讯为主的门户网站、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组成,同时也有产业属性,由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及在线旅行等组成。

五、农产品消费人口影响农产品需求吗?

影响。社会对农产品需求量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人口的数量人口是影响农产品需求量的首要因素。

人是 消费农产品的重要对象,哪里有人存在,哪里就有对农产品的需 求,人口数量同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成正比。

农产品的需求量不仅取决于总人口数量,而且还与人口的地理分布、年龄结构、性别 和家庭规模有关。

六、农产品消费行为特点?

农产品消费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 周期性: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受到季节性影响,在不同季节价格和供应量存在差异,因此农产品的消费也呈现周期性特点。例如水果、蔬菜等季节性农产品在丰收季节价格较低,消费量较大,而在非丰收季节价格相对较高,消费量减少。2. 风险性:农产品消费受到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同年份的产量和质量有较大波动,因此农产品消费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需要对市场行情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以避免受到价格和质量的波动影响。3. 价格敏感性:由于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供应量较大,因此其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价格较为敏感,更容易对价格的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农产品的购买量,寻求替代品或选择其他市场的农产品。4. 健康与安全意识: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更加关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添加物使用情况以及食品安全认证等方面的信息,选择具有认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5. 地域差异:农产品的消费也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口味、习惯等各有不同。例如在南方地区,人们对米饭、水果等消费更多,而在北方地区,人们对面食、蔬菜等消费更多。总体而言,农产品消费行为具有周期性、风险性、价格敏感性、健康与安全意识以及地域差异等特点。商家和政府需要了解这些特点,调整供应策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七、互联网消费的认识?

互联网消费有传统的消费模式和超前消费模式。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家网站都有自己预付款销售模式,通过大数据对客户的购买力有清晰的画像,有的女性客户喜欢化妆品,喜欢精致的礼品,男性客户喜欢电子产品,对自己服装有要求。

这是都是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对客户消费情况的把控,也诞生了超前消费模式,给消费者资金规划需要更加周密,传统消费模式是量力而行。

所以不管是超前消费还是传统消费都需要对自己消费情况,消费水平有所规划,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八、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消费金融产品已是各种各样,满足各种场景需求,本文对市场上的消费金融模式进行分类汇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电商消费贷”模式

“电商消费贷”模式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最先采用的模式,主要指在电商平台先购物,再还款的模式,该种模式由线下信用卡消费演化而来。

“电商消费贷”模式的按照电商类型又可以分成两类:

电商模式:指在传动电商平台的基础上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主要代表产品如“京东白条”、“花呗”等;

另分期商场模式:由消费金融平台自建分期商场,并提供消费金融服务,主要代表产品如“趣店”。

未来发展趋势:

消费贷模式是符合消费金融本质的,随着线上消费的规模持续增加,和客户超前消费习惯的养成。

未来电商消费贷模式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多,或成为电商标配功能;大的电商品牌自己提供消费金融产品,小的电商平台可以联合持牌机构联合提供消费金融产品。

二、“现金贷”模式

“现金贷”模式是当前最为流行的消费金融模式,因为它无需场景依托,所以很容易扩大规模。

“现金贷模式”的核心大数据风控,流程也较为简单,客户只需要提供客户基本信息,信贷机构就可以通过风控系统识别出客户质量。

部分信贷产品要要求提供房产证明、车产证明及其他资产证明等,作为其增信方式,由于信贷机构无法控制这些资产。所以其本质上仍是现金贷,不属于质押贷或抵押贷范畴。

在“现金贷”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去风控及违规的产品,比如:”714高炮”、“套路贷”等,此类产品一般由非持牌机构提供,也是监管机构打击的重点对象。

未来发展趋势:

现金贷由于无法控制客户资金使用用途,风险相对较高。为了控制风险,部分信贷机构也采取了一些过激的催收手段,甚至违规发放信贷产品,带来一定不良社会影响。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现金贷整顿,至今涉嫌违规的现金贷机构基本已清理完毕。由于目前消费类贷款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场景,所以现金贷模式仍将长期持续存在,不过监管将会越来越严。

三、信用卡余额代偿

信用卡余额代偿是指信用卡持卡人通过在第三方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一次结清信用卡账单,再分期还款给金融机构,开展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第三方机构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商业银行。

信用卡余额代偿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贷,其消费的产品是信用卡应偿余额,从监管的角度来看,信用卡余额代偿有“以贷养贷”的特征。

我国信用卡余额代偿的商业逻辑包含两个方面:

我国信用卡分期普遍在年化18.25%左右,对于优质用户,为其提供低于年化18.25%的分期费率,仍可以获取获利;

信用卡余额代偿可以满足临时性资金周转需求,避免信用卡逾期。

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在2016、2017年迅速扩张,从2017年下半开始从事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的维信金科、萨摩耶金服、小赢科技纷纷在大陆境外上市。

未来发展趋势:

信用卡余额代偿发展空间主要受信用卡应偿余额影响,2019全国信用卡应偿余额增幅为10.7%,连续两年增速下滑;随着信用卡应偿余额增长趋势的下降,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规模空间逐渐见顶。

四、质押贷,如保单贷

质押贷是指借款人将动产或某种权利质押给贷款人来获取贷款的方式,质押物一般为银行存单、股票、保单等有价证券。目前通过互联网方式质押贷款的主要是保单贷款,并非所有的保单都能够申请质押借款,只有具有现金价值的保单才可以。

如:超过1年的寿险保单,而一般的意外险、医疗保险保单则不能申请质押;保单质押的贷款比例一般不超过保单现金价值的90%,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有价证券电子化,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有价证券可以申请质押贷款。

比如:理财产品质押贷款、虚拟货币质押贷款等。由于持有有价证券与贷款需求相互违背,所有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

五、O2O场景贷,如车贷、教育贷、医美贷等

O2O场景贷本质上是消费贷,只是其消费行为是在线下。比如:线下买车、装修、参加教育培训时,通过合作机构,申请贷款。

未来发展趋势:

O2O场景贷主要取决于贷款机构与线下消费机构的合作,目前仍存在一定发展空间,但随着线下机构销售行为的互联网化,部分O2O场景贷款将会转入线上消费贷款。

九、互联网消费金融理论?

互联网消费金融相较传统消费金融,具有独特性并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具体如下:

(1)用户覆盖广泛,放弃了有大额消费需求的银行高净值客户,依赖互联网平台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高普及率,获取了刚步入社会的白领和蓝领、在校大学生和城镇青年等互联网消费主流客源;

(2)用户体验增强,打破了传统以货币时间价值为理论依据的金融业态,着眼于为低额、高频的日常交易提供延迟支付的服务,还款方式和还款期限灵活多样;

(3)征信方式新颖,不同于银行线下繁杂的审批模式,在信用审批上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考察用户电商购物情况及网络行为记录等对其信用状况作出评估;

(4)资金来源灵活,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能力的互联网平台以线上资金渠道为来源,拥有平台自有资金、尸2尸资金和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ABS)产品等多渠道资金。

十、什么叫做消费互联网?

AMT认为产业互联网是数字时代各垂直产业的基础设施,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牵头建设,以共享经济的方式提供给行业广大的(小B)从业者使用,从而降低整个产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营质量与效率,并通过新的产业生态为客户创造新的体验和社会价值。

产业互联网是to B的,消费互联网是to C的。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