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国之后哪里不适应?
厕所,很多地方没有纸没有洗手液,还要蹲着上
文化差异,虽然骨子里还是保留着中国传统思想,但多少也受西方文化影响,在和家人日常交流中经常产生冲突(尤其是疫情期间被迫宅家,头一个月就差没拆房子了)
噪音,国外相对安静,回国已经快被路边长鸣的喇叭声逼疯了,好几次想丢砖头下去。小区里没完没了争吵声,电梯间和公共场所抖音外放的声音。。。。。。这些弄得我很焦虑,一度失眠靠药物控制。好在现在回国三个月适应了一些了。刚回国的时候曾经因为马路边太吵差点蹲路边哭,每天戴着降噪耳机才敢出门。
工作习惯,国外其实挺混的,我的工作就是到点下班,干不完就算了。好像国内不是这样,我看到同行经常加班,没完没了的被老板传唤。本来想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怕适应不了,放弃了这个念头。
还有就是自由。可能是我的家乡比较传统,对女性束缚很多,年龄,婚姻,家庭啥的。我在国外自由惯了忽然回来身边都是催婚的,让我很奔溃。
生活节奏,太快了,跟不上,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感觉回国后人变得很浮躁,难受。
目前已经回来快四个月了,也就疫情最严重的时间大家都宅家的时候我比较开心,解禁后出门开始社会生活就会心慌恐惧,希望自己可以快点适应吧。毕竟这里才是我的家。
二、回国工作后不适应怎样调整?
去什么环境都得适应,你得先能放下自己才能适应环境。
那里都做不完全是浪费时间,是给你机会熟悉整个公司的运作,有机会从更深层面优化整个公司。如果你每到一个岗位都如鱼得水,让这个岗位变得比以前更有效率更加突出,你确实可以说有点浪费时间。如果你觉那个岗位根本没有意义,那是你站的角度不一样。正常情况下公司不会长期人浮于事,毕竟要花钱的,谁也长期赔不起,但如果长期人浮于事,你是该离开了。
看你会不会干而已,即使是最简单最普通的工作都有人呢能做得更好。有本事的人位置是限制不住发挥的。所以你好好反思一下,你是否已经做到了最好。
我是做留学移民这块的,属于传统行业,发展了好几十年了都比较成熟的。但是比较震撼的是见过家门口一个超市,人家就是能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提高,不断推出新的震撼性的改变,让所有第一次来的人不断拍照片,真的成为世界质量第一的超市。一个超市这个七八十年前就存在的行业,还是有人能够不断发展变化。就是你会不会做,思想是否懒惰的问题。
回到你个人也是一样,你是否已经做到最好了,岗位是否因为你的到来而改变。要知道这些努力表面上是为了公司发展,实际上是你个人能力的提高。真的是个人思想上的问题,与企业无关的。
三、交往过老外的女人回国还找对象吗?
一般来说,交往过老外的女人回国应该好找对象吧。交往过老外只是女人的一段情感经历,大多数女人不管年纪多大,都渴望属于自己的爱情,都希望尽快找到彼此真心喜欢的另一半,携手迈入婚姻殿堂,一起共度人生。所以交往了老外的女人回国后应该还找对象吧。
四、老外刚坐飞机回国,我该怎么问候一声?
I hope you had a safe trip and will recover from your jet lag soon. And I hope you enjoyed your time in
China.nice
to meet you!!!!!!!!五、作为「海归」,回国的最不适应的有哪些方面?
还没有回,但此刻失眠思乡了〜
食物是不可替代的美好
喉咙不舒服几天就好了
每回每拉肚。。但必须不停吃
和在美国一样,时不时见到可爱爽朗热情的人
和在美国一样,有时会遇见让人莫名其妙的不爽事
朋友们都是一起成长,各自努力,逐渐变成熟
似乎有些人特别容易生气,具有强攻击性,美国也有,出个车祸在路边等拖车和警察,被n多经过的驾驶员隔空大骂,开心就骂两句吧,我也不在意的哈哈
爸妈才是让人不适应的重点。。一会疼爱的要命,一会恨不得把我塞进行李箱有多远扔多远。。
商场的衣服和鞋子有着不敢直视的设计和价格,许多少女萌路线,惊觉不能驾驭了
club放的是日韩劲爆舞曲,有点陌生,难以入戏
以下内容来源于我的自省:
对化妆品和时尚用品的过分追求是由于物以稀为贵。如果折扣频繁,种类繁多,价格合理,消费者会更理性和冷静,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什么贵什么评价高用什么,结果不知不觉中摧残或负重了自己的皮肤和外型。
对奢侈品的不合理追求是由于内心的渴求认同。合理追求哪里都一样,美国部分职业有时也需要打肿脸充胖子的形象竖立,好的设计好的搭配也是人人都乐于欣赏的。不合理追求是指,用收入的过分大比例购置仅仅为了获得心理认同感的商品,并为此使自己陷入原本不必要的精神和物理性质的痛苦。这部分人是怕孤独,怕被嫌弃,怕被遗忘,怕被瞧不起的,而这种惧怕多数来源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当。相信未来会好的。
由于历史积淀,课本教育,名言熏陶,社会价值观和媒体宣传,人们将功成名就作为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大好事。对于个人幸福来说,有些残酷。美国人分为极少部分天才和绝大部分血肉之躯,后者爱自己,爱太太,爱孩子,爱生活,有可能爱一爱工作。而我见到的许多中国人,要到50,60才恍然大悟,自己爱了什么,错过了什么。
情绪控制力是我认为最大差异之一。其中包括控制表情,控制音量,控制语气,控制用词,控制委婉程度,控制个人内心情绪。"野蛮人把自己交给一时的情感支配,只有文明人用思想把情感潜移默化"by 巴尔扎克。 与君共勉。
恋爱关系的不健康牵涉了许多方面:流行文学,影视作品,家庭教育等等。女性25岁是一个坎,30不嫁就是剩女,生育之后就风韵无存之类的言论我十分忍不住冠以bullshit的大名。青春自然是好的,但若你阅读包法利夫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伟大的盖茨比。。(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作品了)不难发现,欧美男性对女性美的欣赏绝无20的年龄限制,成熟的风韵是别有韵味的。
而女性自身也跟随了流行文学和影视的审美,将可爱纯洁天真作为最高标准,于是忽略了自信,智慧,独立,勇敢,果敢,个性,性感这些特质----美国女性恰恰更爱成为女人的感觉,所以美国的性别歧视是最不严重的。
如果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彼此温和,亲近,礼貌,尊重,爱护,分担家务,探讨事务,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爱惜尊重妻子的丈夫或者体谅理解丈夫的妻子。遗憾的是,不计其数的中国家庭正用欠缺的家庭氛围教育影响着他们的孩子。
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糟糕和美好的地方。而真正决定自己幸福度的,是自己的心,和由心决定的眼(这句好肉麻,但再诚恳不过)
希望未来还可以去日本,韩国,印度,越南,西非,北欧,不列颠。。。
多行,多读,多思
宽容,理解,微笑
凌晨3点。。本来打算轻松两句写完的,没想到到写这么多,还这么煽情恶心。。。
安,各位 :)
六、出国五年了。回国特别不适应怎么办?
我也不适应,连过马路都不会了。看着中国人开车横冲直撞真是一点也没法子
七、新人刚入职互联网大厂不适应建议?
互联网的节奏是比较快的,而且加班的情况也会比较多。 作为新人的话,刚进入互联网大厂的话可能会有一些不适的情况,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首先要克服心理的一个障碍,然后你自己的状态,面对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多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相信你能够尽快地适应。
八、人间至味是清欢送老外回国是多少集?
第18集
巴斯蒂安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苦苦哀求丁人间帮他买回布达佩斯的头等舱,他向很多人求助,可是都连连碰壁,巴斯蒂安孤注一掷,跪下恳求丁人间,并且口口声声叫他大爷,亲人,丁人间内心孤苦无依,他被巴斯蒂安亲人两个字深深打动,丁人间立刻带巴斯蒂安来到柜员机,毫不犹豫取了两万元钱给他。丁人间送老外回国。
九、在加拿大生活久了,极易养成哪些习惯,回国后却不适应?
1、经常忘记锁门(原因有四:治安好;家中没有余钱,穷o(╥﹏╥)o;床底下没藏钱;有财产保险)。
2、钱包里的现金不超过50加币(一是人穷o(╥﹏╥)o;二是广泛使用信用卡先消费后付账)。当然国内现在也基本不用带现金了,回国都是刷手机,爽歪歪。
3、每天喝咖啡,最爱Tim Hortons(加国本土品牌咖啡)。
来加拿大的同学们经常会看到老外coffee break,或者课间,排着长队买Tim Hortons的情景。有的甚至公司里面有免费的咖啡不喝,非要去买Tim Hortons。
4、上扶手电梯永远靠右边站立(左边让给心急的赶时间的人),北京貌似也是这样,不知道其他城市是什么样的。
老外的观念就是自己的举动尽可能的不要影响到别人。这是一种习惯,体现他们为他人着想的观点。
5、住高楼大厦会失眠(加拿大是个大农村,哪里都是矮矮的,不习惯)。
高楼确实不多,只在市中心有,其他地方很少,因为加拿大地大人少。基本跟中国一样大的面积,却只有中国1/40的人口。独立别墅到处可见。
6、 开车遵守交规,即使深夜无人的时候也要等红绿灯。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老外写的,叫“我染上了中国人的急”。一般人做什么都是“急”,开车喜欢抢,有人还喜欢闯红灯(当然,现在交规太严,闯的基本没有了)。加拿大人很少有因为赶时间而故意去闯红灯的。他们觉得这是对自己和对方安全的不负责任。安全规范,在加拿大任何公司和组织,永远排第一。加拿大人都比较的死板和教条,所以很遵守规则。再者就是罚款很重,闯一次红灯300加币(美金)。
7、一上车就找安全带系。
被警察抓了罚款120加币,而且系安全带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你不系,车上肯定会有人提醒你。
8、进出商场或办公楼的大门时,回头检查有没有来人,有人就把着门等候。
9、80加币的衣服不等打5折绝对不买。
一般来说,在加拿大打七折以上基本不叫打折(贵重奢侈品除外)。换季,感恩节的Black Friday,圣诞节的Boxing Day,其他节日,或者有的店面搞活动,经常会碰到打5折的衣服或者其他商品(比如电子产品)。一件衣服原价80加币,打折以后才30加币甚至更低的。有点店面还会搞“Deal Of The Day”,那天某一种商品打折很厉害。所以要买东西,多比较几家,找一个最合适的折扣(deal)。
10、跟左邻右舍或狭路相逢的人微笑,不管认识不认识。
习惯和礼貌。很多时候陌生的路人见面以后直接攀谈起来。
11、穿衣注意场合不注意品牌和价钱。日常着装特别老土,也叫朴素吧,进教堂或婚丧嫁娶却男西装女礼裙礼帽,正式派对绝对考究,老妇少女一律晚礼服露肩挤胸香水首饰的,鬼节(Halloween)派对奇装异服怎么夸张独特怎么来。”
他们很少以开好车,穿的好而炫耀。他们想法比较的自主,自己喜欢,舒服,合适才最重要,很少会跟风。最关键的是,无论好衣服还是一般的衣服,多数人基本都能买的起。很多时候,只是看有没有必要去买贵的,消费观念比较的朴实。这个跟炫耀无关。但是正式场合,或者涉及到礼节的东西,他们不会疏忽。这是对他人或者这种场合的一种尊重。
12、和朋友外出吃饭AA制;寿星邀请你去餐馆参加生日派对,AA制;同事生日聚餐,AA制,唯一的寿星不出钱,其他人一起分摊。(所以加国的饭局是开心的真情的,绝对不是应酬,能够在一桌吃饭的绝对是情投意合的哥们姐们,不用礼尚往来,不用讲排场、排座次,没有公款消费)
加拿大人不喜欢讲排场,也不喜欢欠人情,AA最简单(英文表达为Go Dutch或者Dutch Treat)。而且,他们吃不完的东西基本都打包带走了,很少浪费食物。这一点,确实值得国人学习。当然我们现在也倡导“光盘行动”了,我们年轻人没有理由为讲排场而浪费食物。每次要浪费食物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还是有很多人吃不饱的。
13、邀请最尊贵的客人到家里吃晚餐而不是去餐馆。(除非最亲近的人才被邀请到家里,即使同事几十年也未必知道对方家住哪里)
十、从海外留学回国工作都会经历一段不适应期吗?
谢邀。
必然的。好不容易在国外努力的适应了那边的生活。说实话,被中国留学生选择的主流国家都是欧美的发达国家。只看基础建设,会有一种中国世界第一的假象。但是,我们和人家的差距,是在细节上面。比如人口的平均素质,法律法规的细节。老话说得好:上去了就下不来。你享受了比较好的,回来之后,落差只要存在,就会感觉不是很舒服。
比如回国找一些部门办事时候的态度,过马路等绿灯也会被车吓一跳之类的